德國筆


2020年的九月突然萬寶龍出了一款八角的金屬筆,第一時間老筆友直接就說這是向尚羽堂致敬,的確在好多年前尚羽堂就又發表了一系列的鋼筆跟這款鋼筆的外形非常的相似(google 尚羽堂 心經),當時就令我眼睛一亮。但如果我們打開鋼筆聖經 Fountain Pen of the World就可以發現早在1920年代萬寶龍就已經有了類似這樣的八角筆款,所以都算是經典的再創新。

這樣的筆之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首先是這樣的設計實在太經典。無論是藝術贊助者或是文學家系列都大受玩家的喜愛。其次金屬的筆桿(鍍钯以及釕產生古董的感覺)對我而言還是遠遠的優於黑玉樹脂(這應該是常識)。最終從過往的角度來看八角的萬寶龍的市場價值一直以來都相對優於一般的筆款。值得一提的是筆桿上的文字來自Hunefer所著的死亡之書 – Book of the dead,可惜沒有說明寫了些什麼。

只是我心裡也有一點擔心,以後會不會跟蛇筆一樣大量的生產,因為這次的新款是變細變長,跟上次的蛇筆新款有點類似,長久以往就變得不值錢了。這種以古文明為主題的設計隨便都能搞出一大堆,實在是令我有點擔心。如果他跟普魯斯特放在一起,很明顯的普魯斯特要高上一級,這點也是令人不是很放心,畢竟新筆我認為應該能做得更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白花失去了白色的部分,讓我覺得不是很安心,畢竟這是品牌最重要的一部份,任意的調整容易造成品牌認同的下降,特別是筆蓋上的象形文代表的意思是白山,按照原廠的意思就是萬寶龍的象徵,既然如此為何筆蓋白花卻不見了?

依我個人意見這筆做得規規矩矩,只是以埃及為主題這樣的價格我覺得小白花表現得太簡單,更何況別人早有類似的作品。改天我再貼一支他牌的作品,真的是天壤之別。

2019年收到消息說萬寶龍大師系列推出紅蟒蛇,對動物界不是很了解的我以為是拿去染色的,畢竟這樣的作品真的讓我覺得實在太華麗了,以生物的材質來說美麗到太不真實,但是想一想萬寶龍應該不會拿染色的產品才作為材質才對(不過有人告訴我多少顏色都要處理一下),google一下後發現真的是有紅蟒蛇。這時候真的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但真正看到產品已經是2020年的事(為什麼2019的產品是到2020才出現?)皮筆很早以前英國的Wyvern就做過了鱷魚皮、蜥蜴皮蛇皮、等各式各樣的皮,後來白金牌也出了一系列平價的皮筆。一般而言對於生物材質我不是很有興趣,因為我覺得生物材質不是很耐用,也不容易保存,但由於手中的蛇筆狀況不錯,再加上這次的紅蟒蛇實在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終究是很難抵擋它的誘惑。雖然隨著年紀越來越不喜歡殺生,但畢竟蟒蛇已經犧牲了,沒有好好的收藏起來也不好,不過從愛護動物的立場還是能不殺生就不殺生。不過很明白的是皮筆終究是皮筆,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片片的蛇皮,我個人不認為這樣的產品適合作為日常的用筆,而且筆蓋以及筆桿上都很明顯的有一條很細緻的縫線,與其說這是一枝筆倒不如說是工藝品到更合適,偶而拿起來簽簽名,感受一下生命的美好,金屬的筆桿也稍有重量,長時間寫應該不是很合適,但要時時用的話還是來支黑玉樹脂(誰發明這名詞的真是天才,明明是樹脂硬要扯黑玉)的146比較實際。不然以後要縫合維修也是自己找麻煩。不過想起以蛇夾聞名的萬寶龍第一次出蛇皮的作品,對於死忠的萬寶龍迷而言應該還是有致命的吸引力才是,但我覺得奇怪的是筆夾這時候是不是用蛇頭更到位,只是這樣就不像大師系列了,還是說留一點差異,以後再出特別版。通常製作保存麻煩的東西,以後流傳的通常都不會太多,這時候缺點又變成優點了。

480

2019年如果有那支筆特別的引人注目令人期待,我想一定是萬寶龍的書法尖鋼筆。同時出了146以及149兩款。一般所謂的書法尖指的是能夠以類似彈性尖(Flexible Nib)的方式書寫,以施力的大小來影響文字線條的變化。在一世紀以前多數的筆尖是以彈性尖的方式存在,而堅硬調性的筆尖反而是少數,常常搭配終身保固的筆款銷售(妙的是終身保固的筆廠反而都倒光了)。時至今日情形卻反了過來,彈性尖反而成了少見的尖。甚至筆尖幾乎是不太張開,只是相對較軟而已也能被稱為彈性尖。這次萬寶龍清楚的表示是彈性的書法尖(Calligraphy)。很明顯的指的是線條能隨著施力變化的筆尖。包裝上還寫著special edition – 令人感到有中想蒐集的感覺,真的是很會做生意。之前我聽到幾位筆友對於146的表現感到不是很驚艷,所以還是決定先入手149的款式,因為筆尖大,我主觀期待線條的表現應該優於小的筆尖(以現代筆的彈性表現而言)。

480

一般而言筆尖的規格是以EF、F、M、B等作為筆尖粗細的標準。我蠻好奇彈性尖的簡寫應該是什麼?包裝盒寫的是Flex Nib,但從筆尖末端的貼紙顯示是SSS。回應筆尖以及外盒的設計。

如果跟一般的149尖比較,可以發現書法尖的結構與一般的尖不同。兩側較為寬廣,不知這樣是否有助於彈性的表現。不過筆尖的彈性很難單從外觀就能得知。

使用上原廠有張筆尖的使用說明書,建議只有在向下的筆順時才能施力,並且提醒不當的使用方式如施力過大筆尖壓到紙張或是過大的失利使得線條呈現中空的狀態。真正要提醒的是過大的施力會造成筆尖的損害。以老筆的標準我認為還是有限的彈性而已。

以彈性尖的表現而言我認為古董筆品牌如Swan還是更勝一籌,筆尖的彈性明顯的好很多,線條變化也是更流暢。但萬寶龍的書法尖的確是有了彈性尖的影子,在不施力的情形下從細的線條到施力後可以表現出類似書法的樣式。對於萬牌提出這樣的產品我覺得也還不錯。畢竟現代筆擁有相對於古董筆更穩定的筆舌以及上墨系統。整體而言萬牌提供了能穩定使用的產品,對於不知如何入門骨董筆的人而言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Pennote 筆記 – 萬寶龍 149 書法尖

42868343900_21a38b4e34_o2018的萬寶龍文學家系列-荷馬(Homer)算是千呼萬喚才出來。荷馬有兩部知名的作品包括特洛伊的木馬屠城記 -伊里亞德(Iliad)以及奧德修斯從特洛伊歸國的經歷-奧德賽(Odyssey),傳統上就文學家系列而言,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我認為有幾個重點,第一:尖越大筆相對值錢(是相對不是絕對),萬寶龍的149尖算是最大尖,就非限量筆的系列而言,筆尖越大筆就越貴。第二:主題非常重要,越是普遍為人所知的主題,越多人心神嚮往,就越有升值的空間。第三:工藝材質、越是經典的工藝材質就有越大的迴響。前兩項是非常顯著的。第三點就有點……。初見之時可以明白整體的造型是取自木馬以及阿基里斯的長矛。而顏色就像羅浮宮裡的希臘陶器。漸漸我明白這次萬寶龍想表現的是更忠於原始的風格。畢竟2000年前的希臘是談不上什麼奢華風,有的就是最原始的元素,消光的材質以及更顯著的觸感。只是這樣的設計對我的感動並不多,就現今鋼筆的設計發展而言,筆是不一定要規規矩矩的就像一隻筆,既然要回歸原始的設計,我會比較喜歡整個筆桿由上往下就是一隻馬,筆蓋朝下就用金色的長矛尾端。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
42868343110_34c3734e5c_o

42868343510_d58d09c441_o42868343750_4d2010c6ed_o

41908839941_fa17b3696b_h (1)有朋友推薦Otto Hutt這牌子,強調是德國製。我看了一眼真的有德國的金屬風格,這些德國金屬筆感覺有點類似,但仔細看並不相同,各有各的設計,這種永遠不會壞的堅固感立即引起了我的興趣(自從有些材質運氣不好時會進入自動爆裂分解程序,耐用性已經成為我重要的考量)。照原廠的說法這牌子翻議成奧托赫特。在1920年由Otto Hutt先生成立於德國的黃金之城佛茨海姆。在那裡從18世紀起變大量的生產珠寶裝飾。而Otto Hutt從銀器以及文具切入市場。既然該公司是以銀器起家,當然在收藏時我首要的選擇就是925銀筆。由於我的手並不是很大,大型的銀筆對我而言太沈重,所以我選擇該牌的 精工藝Design 04 – 下的細條扭索紋(我個人覺得分類不是很優)。這樣的金屬條紋是由17世紀的法國人所發明,利用機器在金屬上刻出各種變化的條紋,只是到今天已經改由精密的機械製作,不再由人工處理。所以意思是說結果相同,但工法已經不同,這點有點可惜,如果照古法製作一定更吸引人,但成本就不知有沒有辦法控制。而金屬零件則由黃銅鍍鉑金。這系列的筆大小適中,筆蓋設計得非常漂亮。而這系列的筆尖搭的是鋼尖,但可自行決定要不要升級成18K金尖,我覺得如果預算允許是一定要的,但鋼尖其實我覺得也夠用了,但收藏還是金尖好點。筆尖稍具彈性,使用上四平八穩,但也沒有特別突出的筆觸。也許是新品牌吧,我覺得CP值挺高的。我蠻喜歡 Design04 這系列的設計,蠻期待這系列能有更多的款式發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官網看看。

 41908839171_7573156ff4_k
28038641488_411c2dcabe_k
41865492212_89c56f34af_k28038640898_16eae294bf_k27039820407_e2f200a504_k27039819607_3c58895505_k27039820037_f2e8b976a3_h41908838321_7b9aa6bc3a_k

27598756028_9adc0bea93_k
大概三年前我到法國出差,隨著朋友順道到一家老字號的免稅商店逛一下,該店就在羅浮宮的附近,從我年輕的時候第一次到法國導遊就帶我去了,到現在依然生意非常的好,旅行團都是一車一車的來搬,隨時就像百貨公司的週年慶,裡面也有台灣籍的服務人員,如果你是自己來的,也許有些都西還能有點折扣,也只能說到這裡,要怎麼做就自己想了。聽說老闆是猶太人,真的很做生意很有一套。當時我在櫥窗理看到兩支筆,一支就是2015年的文學家托爾斯泰,另一支就是今天的主角M。如果只看M我第一個聯想到的一定是007的M,很可惜這是另一個M。當時我注意到筆桿上切出了一個特別的平面,然後有顆小白花直面對著我。當時我從沒有看過這個款式,於是我請店員拿出來給我看一下(設計師的目的達到了,讓品牌第一眼就吸引你),結果一試讓我吃驚的是筆蓋的設計。一般而言筆蓋不是用螺牙旋入就是用拔的,而這個筆概的是磁吸式的。我隱約記得好像有其他的牌子好樣有過類似的設計,但真的想不起來,對我而言這是第一次親自接觸磁吸式的筆蓋,我必須承認萬寶龍做得非常的好,每次將筆蓋往筆桿放時就會自動吸附就定位,而且只要隨便旋轉筆蓋就會利用磁力分離。產品非常成熟。另外這隻筆從握位做得非常的細膩,特別是無數的細環握起來很特別,一般這樣的環都是用來所筆蓋的螺牙,但位什麼磁吸式的筆要有這樣的設計很奇怪,照道理應該相S.T. Dupont那樣的較正常,但我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資料,既然不知道也不要多作臆測,有人查到再通知我吧。筆夾雖然原廠說是什麼鍍鉑的筆夾但是我個人覺得筆夾算是平庸了點,讓我很無感。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筆是當代的設計大師Marc Newson (曾入選時代雜誌世界百大影響力的人物)與萬寶龍所合作設計,據說該設計是跟當代的建築致敬(這點特別切的平面就比較有感,有點像我在紐約看到的大樓的感覺,不過原廠好像沒提到是那部份),而筆尖刻有MN說是向Marc Newson致敬,而M也代表萬寶龍。特別一定要提到的是筆桿是由珍貴的樹脂所製成(我衷心的期望產自阿爾卑斯山頂白朗峰)。整體而言作日常用筆還可以,書寫時由於金屬的握位,重心明顯的往下有點自動定位的感覺,筆蓋的設計算是很優秀,沒有這種設計的可以來一支,設計感覺上很Smart但不致於有哇……的感動,所以……


註:當初買的時候只有卡式墨水可以使用,後來發現小品雅集有賣台製歐規的吸墨器可以使用、真的很幸福

27598756508_9c7b704547_k
40756221064_82b4768acf_k
40756220514_cabe91c4a0_k

39662757630_2bff0e0b04_k
以前對Kaweco的印象僅只於偶而會發現很20世紀初期漂亮的安全筆,直到去科隆拜訪了收藏家後才注意原來Kaweco還有Sport這款筆。於是變收了一套mint的1970年代的Sport那時我想大概我跟sport的緣份也就僅止於此了吧。後來我認識的那位德國賣家一直在ebay上賣現代的Kaweco Sport這牌子才漸漸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了一份有關sport的歷史文件,時間序列如下
1908年的時候就有了口袋型的安全筆,
1911年的德國、1912年的法國、開始對女性、官員以及運動員廣告安全筆
1913年以sport系列標題開始出現在很多的場合。
1925年起開始針對女性廣告sport安全筆。
1934年鋼筆加上鉛筆以及皮套的組合開始出現
所以原廠認為從1930年代初期,sport便是該公司穩定而持續銷售的產品。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多角樣式,照原廠的資料顯示約在1934年才出現,當然原廠更早就有稱為sport系列的宣傳,但我們理解的sport其實是晚點出現的。而演進的形式一開始是安全筆,接著調整為活塞上墨,然後在1970年代又改成嵌入式筆尖,到了現代才變成吸墨器,雖然換上鋼尖,但價格上也比較有競爭力,書寫起來我感到相當的滿意,感覺上真的是與時俱進。

以前說到這種要將筆蓋蓋起來的設計,我都會覺得1960-70年代的日本是先驅,但從這裡看來,其實歐洲最晚到1930年前後就有了這樣的設計(有更早的資料煩請提供),而美國有個牌子叫Diamond Point在賽路璐流行的年代也有類似的設計,甚至短版的派克51也是有同樣的功能。1970年代日本將其發揚光大,而到了今日Kaweco又將他再復興,算是重新再發行的品牌中我覺得真的能吸引到我,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方便攜帶永遠都是有市場,期待其他品牌也能有更新的設計。
39662758530_b6ad97967e_k41428628472_e3c8c8142c_k39662758230_63d2b1e675_h


參考:Kaweco Sport History

39662758070_4cdff91ce5_k39662758110_738b006b7f_k

這幾天筆友們都熱烈的討論著 Lamy + Line Friends 的限量筆。此刻知道韓國有賣,朋友紛紛託韓國友人購買,聽說被搶購一空而且還每人限量兩組(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但不容易買到是真的。冷靜點看,其實只是棕色的Safari夾上熊大的頭。但是整組起來的確是有趣的組合。當然Safari的確是平價的超值好筆,也是我的日常用筆之一,把Safari每年的顏色收齊也是一件有趣的是。但單就筆本身而言,我認為收藏價值還是有限,畢竟這是一支超大量生產而且又非常堅固的筆。但我必須承認,這幾年出產的鋼筆真的讓我覺得了無新意,反倒是這次的組合令人感到幾分的新鮮感。這次的行銷看起來是成功的,也許可以期待未來兔兔等小動物也有機會跟Lamy合作,應該還是能激起搶購的熱潮吧。


參考連結:LINE X LAMY BROWN in Safari now

前一陣子很幸運地觀賞到賴姐的新收藏Penadura安全筆,從外觀知道是安全筆,從筆蓋知道是德國筆的機率很大,整體而言這筆很漂亮,維持得非常好,但關於這支筆我沒有任何的資訊,我也未曾在我收藏的書籍或雜誌上看到過這品牌,關於這品牌可能性很多,有可能是曾經存在的某個小廠,但已經不復存在,也或許是某家文具行請筆廠代工的產品,當然某家公司的委製筆也不能排除,到底事實是什麼?就讓熱心的筆友去研究好了。找到答案的朋友如果不介意的話就麻煩分享一下。關於這筆我真正想說的是,從收藏的角度來看,名牌的筆當然比較有收藏價值(也就是想要買的筆友多,將來脫手一則價格好,一則容易脫手),但是較高的收藏價值也代表了要付出更高的代價才能取得。在eaby叢林裡有著數不清的好東西,同樣的有趣但不用付出更高的代價(當然不能排除真的挖到寶的可能)。如果你跟我和賴姐一樣除了收藏價值以外也喜歡有趣的東西,這筆告訴我們還有很多存在但是看不到的好東西等著我們去發掘。


p.s. I don’t have any information about this pen, If you have any information please let me know. thanks

之前介紹過 Conway Stewart 22,特殊的花色使得他成為該牌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當時我覺得很奇怪為何這樣的筆桿設計僅出現在CS22上?有著無數花色的Conway Stewart為何僅生產一批該種筆款也是另一個謎,很遺憾地這樣的設計還來不及普遍的出現就消失了。前幾天賴姊讓我看了一支無名小廠的筆,這支筆馬上讓我想起了CS22,整體的風格讓我感覺非常的類似,同樣是以花為主題,這樣的相似是偶然嗎?不同的是這筆是活塞上墨,在同一時期活塞上墨在英國並不常見,反而是在德國算是比較普遍,我看了一下筆尖感覺很熟悉,好像有其他的小廠也用同樣的尖,不過實在想不起來,從筆桿末端刻上的M讓我們傾向認為該筆是德國製的,當然這僅是估計而已,並沒有做任何的查證,讓我有疑慮的是在當時保守的德國,黑色筆桿是主流,有可能生產這樣的花色嗎?所以也不排除是英國的公司委託其他國家生產的。我很佩服賴姊能在茫茫筆海中找到這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用花上名筆的代價也能享有類似的樂趣,除了運氣和努力以外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眼力以及不隨波逐流的審美觀,後者是我萬分佩服的。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