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分類


第一次看到Stylochap是在2007年的Zosspens郵件裡(那是社交軟體還沒有發達前的產物,大概就是先去登記該email清單,然後你就可以去發信給該清單的人,大家就收到你想要賣什麼,有時候我真的覺得以前玩鋼筆的老爺爺真的都很聰明,能夠想到各種奇怪的辦法來賣筆,而且都很有信用),有位香港的筆友貼了該牌的蛇筆要賣。那是安全筆搭上了經典的蛇形筆夾,那時萬寶龍的蛇筆還沒有像現在這般的氾濫,文學家的銀蛇是每一個玩家的夢想之一。蛇夾+安全筆+透明的筆桿確實是令人難以抗拒的組合。前後我從位該玩家大概收了五六支該牌的安全筆。之後就很少聽人家提過了。想看一點點資料大概也只有鍾永麟的限量筆評鑒這本書可以稍微查得到。如果有人知道這牌子的故事,還請記得跟我分享一下,我只知道這個牌子來自法國而已。

前幾天朋友想出清一些筆,我看到了一支大型的黃色硬橡膠Stylochap,‘可惜我已經有了’ 我這麽說著,朋友立刻說他還有一支法拉利版。我一聽立刻就有興趣了,我很確定我沒有,而且這種東西不是隨時有的。朋友跟我說,那是他去拍賣會場拍來的。哇!我還沒有去拍過咧,有錢就是可以任性 真羨慕。等看清楚了以後原來是 Le Mans版。Le Mans 指的是利曼24小時耐力車賽。創立於1923年距今剛好100年,就這麼剛好百年紀念的時候讓我遇到了這筆,有時候我真的很喜歡這種命運的偶然。最重要的是筆盒的狀況不太好,感覺朋友好像因為這樣稍微折了一點點價格,其實我盒子拿回家也是想丟掉,這種賺到的感覺讓人覺得格外的開心。

我注意到筆桿紋路基本上就是Waterman 452 Gothic式的紋路。我不得不佩服法國人的精明,明明是非常傳統的紋路設計,用在這個主題上給人一種揮動旗子的感覺。再加上法拉利車標以及紅色的筆桿,整個賽車的主題就帶出來了。簡單又經點,有時候看多了現在爭奇鬥艷的限量筆,反而喜歡這種簡潔的感覺。人就是這樣看了很多簡單的東西就想複雜點,看了複雜的東西多了時候又想要簡單些,長大了以後才了解到原來只有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們全都要。


百年 Le Mans 兩三事

前兩天 Hakase 大咖又給我看了他的最新收藏,向來他就不喜歡跟別人收一樣的筆。這點我其實也蠻認同的,每一個人應該本著自己的喜好收藏自己的筆,就算是簡單Lamy,收藏的方向明確一樣很有趣。跟別人一樣對我而言就顯得自己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人云亦云,這是立身處世的大忌,特別是在這個整天都在帶風向的年代。在本著不要跟人家一樣的原則之下,看著美麗而立體的蒔繪心裡暗暗吃驚,看起來這要不少錢吧?大咖微笑點點頭,我想這次多少錢都不說,那鐵定是要考驗我們對鋼筆的熱情以及口袋的深度。

如果說這筆要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那就是Hakase也進入了蒔繪的時代,不再僅僅是以材質原料為主,輔上各式各樣的造型。對於這樣的進化我是非常歡迎的。未來勢必迎向花樣的大爆炸。比較挑戰的是要如何控制成本價格才能被消費者接受,也或許高成本更能反映手工訂製鋼筆的獨特性,這樣就不會有人跟你擁有一樣的筆,一樣也是件樂事啊。


同場加映

早些時候螺鈿也有了

今天在整理筆的時候突然看到這支Conklin帶著一點油亮,我心中感到不妙,當我把它拿起來的時候微微的潮濕感,讓我立刻知道這筆已經開始了毁滅的旅程。真可惜呀我心裡這樣想著,這麼漂亮的筆這世界上存著已經不多啦,也許我該為它做個記錄吧。拍一些照片,這樣以後的人也能知道這些透明的視窗,當年有多漂亮。

我立刻找到家中的 The Conklin Legacy這本聖經查一下這筆到底是什麼時候的?我印象中Nozac就有名在他筆桿上的刻度,每一個刻度就可以寫1000字,有5k-7k兩種,不過很奇怪的是,我的這支筆並沒有任何的刻度。其實我很早就知道了,只是我也覺得這個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什麼事都要查得那麼清楚的話哪查得完,而且那時候我手上還沒有這一本聖經。但想到這筆已經走向毁滅之途還是幫它查清楚得好。一查之下讓我對Nozac有了新的認識。

我先從書裡面的一則廣告看到了跟這支筆很像的筆,我注意到這筆命名為Nozac Classik。他上面提到這筆的儲墨量比墨囊式的增加了35%,總共有四種顏色,儲墨窗是可選擇的,價格大概是賣6到10美金(廣告並沒有說明差在哪裡?)不過你要是能找到其他顏色的話我相信一定不便宜,在當時拉桿的Conklin鋼筆就只賣3.5左右。還特別強調上墨就像轉動手錶一樣容易。我注意到的時間是1931年,我又往前翻書,我才理解到這筆是做十二邊形的,當年主要是為了對抗Eversharp的Doric所設計。看來有刻度大概就是1933年之後的事情吧(從書上的照片看來,不想要看仔細)。比起Doric確實這筆的高級感真的好很多,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了Doric的可調式筆尖,也是獨步武林的。也許有大量書寫習慣的人會選擇這隻筆吧。

整理到這裡,我想起了某一個筆界的大師前一陣子還跟我聊起這個問題,他說到有人說放進冷凍庫裡面可以幫它延年益壽,我想起來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都凍成冰棒了是要怎麼液化。趁著他還漂漂亮亮的,我把它放進冷凍庫裡,過一陣子再拿出來看到底有什麼不同,看能不能像古墓派的小龍女一樣常保青春美麗,就過一天算一天吧。

Nozac-Classik

前兩天看到某位大咖朋友新入手的Hakase,我還第一次看到牛皮加牛角。感覺他手中的博士筆漸漸跟其他人手中的不太一樣。一開始玩訂製筆就是要跟人家不一樣,等到每個人都在玩,其實也就沒有什麼不一樣,這時候就得花更多的錢、更複雜的訂製,看看什麼時候青金石、黃金殼,還是大師級的蒔繪會上筆桿,相信這個就是訂製筆的未來。

另外其實皮筆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很久很久以前Waterman就做過魟魚皮了。後來英國的Wyvern擴張成的蜥蜴皮,鱷魚皮等,再後來白金牌也有不少其他作品。但是都是以塑膠筆桿為主。直到前幾年Sailor也跟皮革公司合作了三種顏色的牛皮筆。但是牛角加上牛皮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同理可證,未來一定會出現賽璐珞,硬橡膠、或是各種木頭材質搭配各種皮的筆。但是對於生物材質我總是帶一點保留的態度,因為收藏的方式或環境不合適很容易就有其他的問題,想起來就是無盡的眼淚。當然玩筆最重要還是口袋深度的問題,口袋夠深大問題都是小問題,口袋不夠深小問題就變成大問題。


偷偷再洩漏另外一支

木頭 + 牛皮
牛角

從2018年收了WAGNER俱樂部所發行的限定筆款後,WAGNER年度筆就成為我會留心的產品。上週末台南筆展看到今年的作品,確實吸引了我的目光。3776我至少擁有十幾支了,包含各式各樣的材質跟款式。要能讓我心動還是是要有特別的支題表現,就像之前的觀世水,就讓人覺得多一支也不嫌多。不然我蠻討厭換種顏色就說新的限量筆來了。

我覺得今年的款式有幾個特點。首先:霧面半透明的配色,隱約中有一種迷濛慵懶的感覺。其次呼應今年兔年,筆尖印上了可愛的垂耳兔,令人覺得格外的可愛。最後我聽說每一支筆尖都品管過才出貨,我想這是很吸引人的部分,調整過的筆尖使用起來總是格外的愉快。整體而言我對日本的筆尖表現的滿意度,還是高於其他國家。整體來講我會說這筆有特色。

我認為得俱樂部發行的筆還是相對更懂玩家的心,倒不是說原廠就不懂,而是俱樂部會表現得更細膩,重視每一個玩家所重視的細節,其實這樣的作品非常類似我們一般所說的品牌聯名。經由與企業外部不同的品牌合作,重新再給予產品新的靈魂。我覺得有些固守傳統(也有一種說法叫做不思進取)的品牌(比如說百利金)。可以認真考慮。而新進的品牌也可以經由這樣的合作擴大知名度與品牌認同度。未來很期待能夠看到更多這樣的合作。

這次在台南筆展路過後山製造所的攤位,突然一排很漂亮的Pilot Capless吸引住我的目光。遠看好似硬橡膠,又像木紋其中有些又類似彩虹般的紋路,非常吸引目光,在我印象中Pilot好像沒有這樣的設計。這時我大概已經猜到十之八九是另外製作的筆桿。大概在百年前就已經有使用者請原廠以外的工匠幫忙將金屬套筒改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所以並算不上新的想法,但是卻很漂亮的切入了原廠的不足之處。就像當年派克多福沒有示範筆或鈦金屬版本民間的玩家也是做出來了。

Capless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但是這幾年各大品牌總是把顏色換來換去就說是限定款,我不能說這樣是錯,對只有一支Capless的玩家也是成立,但對於已經有很多筆的我,除了無聊並無半點的感動。我看著星空穩定木突然感覺到很像梵谷的名畫-星空。服務人員告訴我,這是將木頭(什麼木我忘記了)拿去染色,創造出這樣的氛圍,做到這種程度我就覺得厲害了,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有各種手作的木頭筆桿,但是能把木紋玩到這種程度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木紋跟畫作的中間的落差很大,竟然能做這樣的連結真的是不容易。確實是難得的佳作啊。接下來就是來試試看他的耐用度了。

梵谷 – 星空

很久很久以前我買了本日本雜誌(書上說是平成16(2004)年11月25日發行,今年大概是平成32年吧。原來不知不覺中已經過了16年!真的是歲月催人老),封面上的筆令我感到十分的驚艷,有如王者般挺立在其他的作品之前。從那天起我就下定決心有天我一定要收進這枝筆。由於一直沒有進入我的預算帶(對喜歡亂買東西的人價格很重要)漸漸的我也忘了記這件事,但我一直沒有忘了這枝筆 Montegrappa Ferrari。

終於在偶然的情形下,重新遇到這枝筆而且到了自己覺得可以的價格,雖然顏色不是最想要的紅色,但價格對了,所以就毫不猶豫的入手。但經過了快兩個月,筆都沒有到,我開始想不會是從烏克蘭寄出所以出問題了吧?畢竟今年的疫情讓世界大亂。但今年真的很忙,我也又忘記了這件事。但就當我遺忘的時候,竟然敲敲的出現在我辦公室的桌上。畢竟我跟這筆還是有緣份的,該是我的終於還是到了,心裡這樣想著。

其實作為一個產品廠商,對於這種聯名的產品,在我心裡就多數的情況而言是沒有多少感動的,因為對我而言只是使用商標以及基本的設計而已,真的掌握得很到位的其實不多。縱使法拉利在賽道是如何的優異,但montegrappa就是montegrappa而Ferrari是Ferrari。但是這次的結合確定我感到相當的驚豔,當然我一開始的感動就反映了這個事實。

對我而言,這筆的特殊之處分我認為分兩個部分,首先外型比一般的筆更修長,在兩端以流線型的方式,帶著一點空氣力學的感覺,前方和緩而後方比較尖銳,微微產生一種速度感,就像往前飛馳的跑車。就我的觀點,設計一款令人一眼就喜歡的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在這方面我承認montegrappa確實是這方面的好手。

其次,筆蓋是斜的,這設計很不容易,想想有多少筆蓋是斜的,為了鎖上筆蓋,一般的筆蓋必須是水平的以便對齊螺牙。這裡很巧妙的在握位的上緣設計了一個突起物。而筆蓋內緣設計凹槽,蓋上筆的時候只要將突起物微微的左傾切入筆蓋內的凹槽,然後再右旋就可以轉入筆蓋。同時斜的筆蓋也產生方向性與速度感,回應設計主題。

查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據說該筆所採用的顏色都是跟Ferrari跑車相同的。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同樣的烤漆。感覺確實不錯。一般而言Montegrappa的限量筆表面都是裝飾得很厲害,這筆反而特別,用簡單的線條與方向性,搭上正確的顏色,用心的設計,反而對於筆的本質與主題有了更好的表現。


這款筆出過數種的變化款:以下的連結就能看到,多少限量,就自己看了
http://www.pensinasia.com/ferrari_limited_edition_pens_-_montegrappa.htm

2020年的九月突然萬寶龍出了一款八角的金屬筆,第一時間老筆友直接就說這是向尚羽堂致敬,的確在好多年前尚羽堂就又發表了一系列的鋼筆跟這款鋼筆的外形非常的相似(google 尚羽堂 心經),當時就令我眼睛一亮。但如果我們打開鋼筆聖經 Fountain Pen of the World就可以發現早在1920年代萬寶龍就已經有了類似這樣的八角筆款,所以都算是經典的再創新。

這樣的筆之所以引起了我的注意,首先是這樣的設計實在太經典。無論是藝術贊助者或是文學家系列都大受玩家的喜愛。其次金屬的筆桿(鍍钯以及釕產生古董的感覺)對我而言還是遠遠的優於黑玉樹脂(這應該是常識)。最終從過往的角度來看八角的萬寶龍的市場價值一直以來都相對優於一般的筆款。值得一提的是筆桿上的文字來自Hunefer所著的死亡之書 – Book of the dead,可惜沒有說明寫了些什麼。

只是我心裡也有一點擔心,以後會不會跟蛇筆一樣大量的生產,因為這次的新款是變細變長,跟上次的蛇筆新款有點類似,長久以往就變得不值錢了。這種以古文明為主題的設計隨便都能搞出一大堆,實在是令我有點擔心。如果他跟普魯斯特放在一起,很明顯的普魯斯特要高上一級,這點也是令人不是很放心,畢竟新筆我認為應該能做得更好。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白花失去了白色的部分,讓我覺得不是很安心,畢竟這是品牌最重要的一部份,任意的調整容易造成品牌認同的下降,特別是筆蓋上的象形文代表的意思是白山,按照原廠的意思就是萬寶龍的象徵,既然如此為何筆蓋白花卻不見了?

依我個人意見這筆做得規規矩矩,只是以埃及為主題這樣的價格我覺得小白花表現得太簡單,更何況別人早有類似的作品。改天我再貼一支他牌的作品,真的是天壤之別。

這幾天某位HAKASE的大咖拿到了新的博士筆。我看到了以後真的感到蠻驚艷的,因為在鋼筆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花色的賽璐珞。果然經過了詳細的詢問之後理解到這花色並不是原於鋼筆,也難怪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樣的設計。大咖透漏這還是一批老庫存。基本上用完就沒有了,實際上當我們看到這隻筆的時候其實所有的材料都已經賣完了。印證了許多玩家的心裡話,沒人有的就是比較好,雖然我是不認同這樣的想法,但是這次的賽璐珞確實是藍得很漂亮,一看到就令人眼睛一亮。另外讓我很驚艷的就是這次的雙頭筆,其實是雙頭筆的概念是我向大咖提出來的,因為既然收了那麼多,應該要搞一些很特別的,而雙頭筆無論在古董市場或是新筆的市場都曾少量的生產過。但是我相信博士筆還沒有做過,來一支應該很不錯。大咖不愧是大咖,光聽了我的主意就馬上去執行了,我必須承認他的膽子確實很大,因為多數人都要看到實品才願意買。但是老實說第一代的雙頭筆跟我心中想要的好像還有些距離,感覺好像少了什麼樣的……不過不管怎麼說第一代的歷史價值是不可取代的,這一次的雙頭筆再發表,我確實感覺到了那個細節以及成熟度,的確讓我感覺有些心動。看著看著我腦中又有新的想法了,下一次應該可以做一些沒有人做過的。我真心的覺得手作的訂製筆,就應該做一些符合自己的特色或者是需要的產品,而不是別人有我也要有,跟著別人的屁股走,這樣才有意思不是嗎?

Conway Stewart Coronet model 有兩種款式。一款就是我手上的滴入式,限量25支。另一款就是利用吸墨器,限量100支。滴入式的款式會附上一個滴管。筆桿則是採用1920年代或是更早期的設計-黑色的筆桿加上漂亮的波浪花紋,但非常可惜的是筆桿材質並不是經典的硬橡膠而是醋酸纖維。原廠特別表示,減少了筆環以避免中斷波浪紋。而滴入式筆桿,能儲存更多的墨水,有利於長時間的使用。至於筆蓋前端的藍、白、紅三個環,個人覺得蠻漂亮的,可是原廠並沒有特殊的交代到底是代表什麼,我是覺得稍微可惜了點。由於該牌滴入式鋼筆非常的少見當然引起了我的興趣。另外一個方面由於這幾年修了很多筆,我常會覺得簡單好維護也是一種美。

根據原廠的說法,該筆款是為了紀念1940年稱為Coronet的款式,由於牽涉到古董筆的領域我特別去查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語言的關係,我並沒有查到這個樣式。但是我發現這個樣式的筆夾出現在1937年前後,我覺得這個款式更像當時的Duro系列,特別是吸墨器的樣式非常非常的像,就形態而言是有做到位,不會讓人覺得原有的風味都不存在。我認為如果要做1920年的風格選擇1920年的筆款會比較合適。1930年代的筆款就應該採用1930年的風格,特別是當時的Duro系列所採用的是按鈕上墨,其實也是很好的選擇,Duro系列不常見也是非常的有收藏價值。把兩個不同的時代混合對我而言是有點時間上的錯亂。但是也或許原廠希望筆款表現出歷史上未能出現的風格也說不定。但是我還是覺得既然要像歷史致敬,還是原汁原味會比較好。不過我還是必須承認這樣奇特的組合的確吸引了我的目光。終究喜歡收藏的人都喜歡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