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47301442682_a839d8e23d_o.jpg
Mon Dupont是由不久前過世的香奈兒設計總監Karl Lagerfeld(1933年9月10日-2019年2月19日)在2012年為S.T.Dupont所設計的鋼筆,一個經典與時尚的結合,原本S.T.Dupont提議有別於一般方正的打火機由Karl Lagerfeld設計一款新的打火機,但由於對書寫的熱愛Karl Lagerfeld提議同時設計一款筆,他特別提到他喜歡紙,喜歡紙的味道,喜歡書寫、素描因此為自己設計了自己喜歡了筆,希望別人也有機會喜歡。

由於Karl Lagerfeld喜歡大筆,所以這筆相當的大,長15公分、寬1.5公分,而且有一定程度的重量,所以手感相當的強烈,也由於筆桿本身就夠大,筆蓋是無法也沒有必要蓋到筆桿上。筆夾則嵌上與筆桿相同顏色的紅色寶石頗有畫龍點睛之意。搭配14K金尖以及吸墨器。筆桿據說採用的是女士喜愛的指甲油顏色Lotus Red,同時發行的還有一款黑色筆桿搭配鋼尖。這筆最特殊的設計在於扇形的設計。由於五個平面以及一個曲面所構成。最外的兩側平面最小,接下來的兩側就形成很大的平面,讓筆置於桌面時能穩定而不滾動。書寫的時候時食指會靠上曲面,這樣的設計相當不容易,鋼筆已經出現超過一百多年了,有過各式各樣的設計,但像這樣的形狀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看起來很簡潔,但實際上要從無數人走過的路上走一條新路非常的困難,不愧是有時尚大帝的美名。但如果硬要我雞蛋裡挑骨頭,我會覺得筆尖應該用18K金感覺會更有質感,我印象中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間當別人都是14K時法國做了18K,除此之外筆尖可以再大一點搭配特殊的印花會更完整。最後吸墨器感覺雖不失禮但簡單了點,不過大師的專精畢竟是在美學設計,什麼都要通也是不合理。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46630963524_824d486e47_o.jpg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32412315007_8d4111dcbc_o.jpg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32412315317_50abbefc3a_o.jpg


維基百科:卡爾·拉格斐
當年活動影片

我經常在外國的書局或文具店看到 Caran d’Ache 849的原子筆。有著很扎實的六角結構加上各式各樣的花樣讓我一直很想入手,只可惜只有原子筆,而我不想收原子筆,也因此一直沒有入手。一直到前幾天我突然發現有了鋼筆版本,於是就上網定了一支新的紅色。這款筆的競爭對手很明顯的就是Lamy Safari。相對於Safari的塑膠以及粗壯,849採用鋁桿帶著微微的纖細。我喜歡這種纖細的感覺,有點像1930年代英國的Swan Minor(SM1),感覺更優雅更細緻。筆桿上惟二的字就是 Caran d’Ache 849 以及 Swiss Made。當然Swiss Made就是一種品質的保證。而Caran d’Ache 849卻隱藏在筆夾之下,我猜是一種設計風格,盡量讓筆看起來整潔簡單。筆蓋以及筆尖上刻有卡達的象徵(六角形的圖騰),呼應著六角形的筆桿。而筆蓋可以輕易的從筆的前端或後放蓋上,無須特別去轉動。我手上的筆是EF尖,感覺出墨不多不少,規規矩矩的,但是我個人喜歡EF尖但是帶著更濕一點的出墨感,看著墨水乾掉的感覺非常的不錯,結果自己調整一下出墨很容易的就達到我想要的出墨感。整體而言我覺得這筆相當不錯,我很期待能早日看到各種限定款的上市,只希望不要跟Lamy一樣只有在顏色變化,感覺有點無趣。可以邀請藝術家在筆桿的烤漆上作變化,就像庫柏力克熊一樣,千變萬化,相信有機會成為另一種值得收藏的經典。


100週年,對任何企業而言都是很不容易的事。玩家們都期待著100週年的能出什麼驚天動地回饋消費者的作品。不過到目前為止看到的都是更高定價的產品,更負擔不起。而且也談不上是什麼嘔心瀝血之作,就是時間到了拿些東西出來交差。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來,百年的支持是不是出些能讓更多消費者感受百年紀念的作品。以上是我對各大品牌XX年紀念的基本看法。

百樂的100週年當然是值得關注的,畢竟Pilot是東方筆廠的第一把交椅,旗下的Namiki品牌下的高級筆一直都被玩家們所關注。甚至法國的頂及品牌Hermes愛馬仕也是讓Pilot合作的。根據官方的說法100週年的限量筆分成三個層次。,尤其下的國光會所繪製,首先是定價500萬日幣的七福神,限量25套。接著 是100萬日幣的富士,限量100支。最後是15萬日幣的富士と明治丸(就是照片中的筆),限量800支。奇怪的是富士と明治丸有F-M-B可以選。另外百萬日幣等級的只有M尖可供選擇,我覺得既然賣到這價位是不是該讓消費者能選擇筆尖,來點量身訂製的感覺。不過事實可能是這樣價位的筆通常是收藏用,什麼尖反而不重要了。我看到日本的網站提到富士山是世界知名的山,選用富士山代表百樂希望能合富士山一樣世界知名。而明治丸是日本最後一艘的鐵船,是由明治政府向蘇格蘭訂製,於1978年除役,也是日本第一艘列為有重要文化財的船。選用明治丸代表百樂期望能引領產業潮流,這樣的說法是有可能的。老實說我並沒有特別的感動的。富士山日本最重要的形象,但是採用這主題太普遍了,任何一個日本品牌都能採用因而感覺不到獨特性。而明治丸是不錯的選擇,但可以做得更豐富些,比如說停放在某古海港中的明治丸,以彰顯某事件,進而提供更多的歷史故事來增加主題情感。不過雖說我不是很感動,聽說還是很快賣完了。畢竟100週年還是有他的硬道理存在。


可參考資料:
明治丸的軌跡-History
Pilot 100 週年官網

46970505431_d69c0fe35d_o
2018年我試寫了朋友的Montegrappa Extra 1930 Bamboo Black,一試之下我覺得很驚艷,因為書寫的感覺與之前我理解的MP牌有相當的差異。這筆款很早以前我就注意到的,但是由於過去對該牌書寫的表現不是很滿意就不在乎了。很明顯的對筆尖的品管有了顯著的進步,相對於過去而言,平均而言出墨流暢了許多,偏wet。大號的筆尖搭配EF尖,寫起來有種特別的滿足感。而金屬的筆環美麗而有效的保護了筆蓋,金屬的握位則避免的握位被墨水污染並將重心指向筆尖。筆桿則是如竹林般的賽璐珞,光影間的變換令人著迷。自從OMAS結束後,義大利賽璐珞的第一把交椅很明白的由Montegrappa接手,總使OMAS復生,我想也很難改變這結果了。另外活塞的上墨系統也有所調整,轉起來像是一格一格的拉動,還沒有看過拆解後的照片,不知未來會不會造成維修的困難?整體而言這款筆是我2018年最喜歡的筆,雖然不是當年度出的。未來如果筆尖能更多元化,我想這款筆要成為經典的筆型如同M800、146一般我認為機會非常的高。

46918551352_d6cd6d323e_o

42868343900_21a38b4e34_o2018的萬寶龍文學家系列-荷馬(Homer)算是千呼萬喚才出來。荷馬有兩部知名的作品包括特洛伊的木馬屠城記 -伊里亞德(Iliad)以及奧德修斯從特洛伊歸國的經歷-奧德賽(Odyssey),傳統上就文學家系列而言,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我認為有幾個重點,第一:尖越大筆相對值錢(是相對不是絕對),萬寶龍的149尖算是最大尖,就非限量筆的系列而言,筆尖越大筆就越貴。第二:主題非常重要,越是普遍為人所知的主題,越多人心神嚮往,就越有升值的空間。第三:工藝材質、越是經典的工藝材質就有越大的迴響。前兩項是非常顯著的。第三點就有點……。初見之時可以明白整體的造型是取自木馬以及阿基里斯的長矛。而顏色就像羅浮宮裡的希臘陶器。漸漸我明白這次萬寶龍想表現的是更忠於原始的風格。畢竟2000年前的希臘是談不上什麼奢華風,有的就是最原始的元素,消光的材質以及更顯著的觸感。只是這樣的設計對我的感動並不多,就現今鋼筆的設計發展而言,筆是不一定要規規矩矩的就像一隻筆,既然要回歸原始的設計,我會比較喜歡整個筆桿由上往下就是一隻馬,筆蓋朝下就用金色的長矛尾端。當然這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
42868343110_34c3734e5c_o

42868343510_d58d09c441_o42868343750_4d2010c6ed_o

這幾年因為工作的因素常常有出國出差的機會。所以對鋼筆的變產生輕巧的需求,希望出國時筆越小越好。而這幾年微型的鋼筆也越來越盛行。如Kaweco SportStipula Passaporto都是兼具美感與品牌的好作品。終於義大利的大廠 Montegrappa 也出了微型的筆款 Gnomo。Gnomo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矮人或是地精一類的生物。起源據說是有使用者希望能有支筆能置入口袋或皮包方便攜帶,而拿出來使用時又是full size。其實這樣的想法跟短鋼或上述的微型鋼筆的設計非常的類似。比較特的是需求方特別提到,使用時筆又要達到full size,這結果就是收起來要盡可能的小,但使用時卻能夠夠大,其實類似的概念在很早以前的金筆時代已經有了,有種叫Telescope的設計,筆桿可以像望遠鏡一樣拉長。Montegrappa則是將筆切成等長兩部分-筆蓋以及筆桿,當筆桿面對筆蓋旋入時筆的總長僅8公分長,很容易置入皮包或是口袋,而反向旋入筆蓋時就變成full size了,筆桿直接作為握位使用。金屬的部分採用銀,而塑膠的部分則使用該牌頗為擅長的賽璐珞,一共有黃、紅、黑三種顏色,這兩種材質的使用再搭上18K的筆尖就註定了這筆也就沒有平價的選項了。上墨系統則為卡式墨水,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好吸墨器,畢竟還比較方便。我之所以選擇紅色是因為我認為這樣的小筆是越鮮豔越好,如此才不會在出差的時候忘了帶回去。另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筆並沒有附筆夾,所以容易在桌上滾來滾去,要特別的注意不要掉到地上。整體而言算得上是迷你鋼筆裡面質感非常好的,就是銀子要多準備點。
42009051785_6777481a07_o42009051635_0e449776ce_o42009051925_7e6aeafab6_o42009051465_130738a9c5_o42009051125_80a15ae3e1_k

41696833224_7f53a5973a_kWagner是日本最大的鋼筆社團,2009年在筆友Jack的介紹之下第一次拜訪了Wagner在東京的聚會,當年會長還請我們吃日本的台灣菜,回想起來有如昨日,想仔細已經8、9個年頭過去,而Wagner當然也是日益茁壯。國際上的各大鋼筆社團如英國的WES也陸續發行了各自的紀念筆,小如鋼筆眾議院也不例外。而我手上的Wagner 2018年限定款,採用的筆款是白金牌的3776,搭配很漂亮的湖水藍,對我而言新一代3776號稱筆概的密合度好,蓋上筆蓋後墨水能放很長久的時間都不會乾,我覺得這技術特別適合示範筆,可以裝些特殊顏色的墨水,用量少但能放上長久的時間。在設計上比較特別的是還有自己的專屬筆尖。以前各牌的筆尖都很少變化,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少量的限量筆也都能有專屬設計的筆尖了。Wagner連年份都雕上去了,日後更省了查核的困難,再也不會忘記這是哪年的產品,而筆環上也刻有2018,在筆尖或筆桿上刻上年份真的是不錯的想法。筆尖採用14K的SF尖,寫起來稍有彈性,但不似骨董筆筆尖般能張開,所以並無線條的變化,算是特殊手感的筆尖,喜歡彈手的筆友可以考慮。上墨系統則採用吸墨器,雖然有些筆友比較喜歡活塞上墨,但我則喜歡吸墨器的方便,筆多到一個程度,維護就成為不小的負擔。整體而言這筆確實是令人感覺愉快,如果有可以更進一步做得更好的地方就是我覺得筆夾其實應該可以作特殊的設計,這樣這款筆就不僅僅是3776而已了。最後我要特別感謝雅流的賴姐到日本參加筆展時還特別幫我排隊買這支筆,真是取得不易啊。
28546708518_a4cac2ae8a_k42370057762_546afc5914_k41696833114_7a864e9d5e_k

42178044872_8dbe9fe3f1_k

在眾多的骨董筆中,英國的Conway Stewart算是很有趣的牌子。有各式各樣的材質如硬橡膠、賽璐珞、酪蛋白等,也有各種的上墨系統拉桿、按鈕、活塞、滴入式…等,以號碼為主軸的產品編碼系統。價格平實數量不少,在入門老筆時我覺得是很有趣的牌子。他的特色就在各種樣式數不清、買不完(但要特別注意顏色非常獨特鮮豔的筆款,有些材質是酪蛋白,最好收藏在防潮箱內),幾乎都是拉桿上墨,開始玩的時候會對58、60號搭duro筆尖的筆款著迷,然後不停地尋找冰裂紋或是稱作tiger eye的樣式,但過程中偶而就會發現有些按鈕上墨的的筆款出現,約1920-1940年代的筆,質感好,很多人跟你搶。這種款式的筆就稱為Duro系列,資料非常的少,大概種類繁多整理不易。簡單的說就上墨系統而言,這牌古董筆的按鈕上墨原則上是比拉桿上墨值錢。只是年代久遠,好的早都被玩家收走,非常不容易買到好的。對我而言 紅黑色的硬橡膠+按鈕上墨+duro筆尖 已經是很不容易的組合了。我給80分的水準。如果能再找到更大型的筆桿那真是一筆難求了(不知是否存在)。只好等老玩家退休讓出來了。

42102840822_323479d6a1_k認識賴姐已經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在那個時代網路上玩鋼筆的多半是以男性為主,突然有一天有位女性成員出現在社團,然後以很快的速度收藏各式各樣的珠寶風鋼筆,接著開發出很漂亮又實用的筆盒,後來隱約知道在珠寶的領域賴姐也是位專家。有天聽說賴姐開發出玻璃筆,我想玻璃筆我知道,但不是我的菜,那時我腦海中的市場賣的玻璃筆都是沾水筆。直到有天聚會,賴姐讓我試寫了雅流的玻璃筆,咿這玻璃筆不用沾墨嗎?竟然是用吸墨器來吸墨!這跟我心中的玻璃筆完全不同。我認識的玻璃筆都是沾墨寫的,過去讓我不用玻璃筆的部分就是墨水容易滴下來。鋼筆一百年前就利用筆舌發展出控墨的原理。而玻璃筆在我印象中好像曾經發展出類似鋼筆的系統,但是卻不普遍,我一直懷疑以前的玻璃筆供墨的穩定性,所以未曾碰過,如果好用就應該不致於消失於歷史之中了吧。雅流的玻璃筆有著玻璃筆的筆觸同時卻帶著鋼筆的穩定供墨。我心中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有了這樣的筆,墨水的發展是不是就更寬廣了,以前賣Noodler’s Ink的時候,有些較流動性較差的墨水會挑筆,如果是玻璃筆或許我就能盡情的揮灑各種了墨水了吧!手中的筆是新開發的玻璃筆,筆桿有著濃濃的Waterman 52的風味,只是更小、更細緻,筆桿末端還特別設計了螺牙讓筆蓋也能轉上,對手大的筆友應該是很有幫助,曾經Waterman以52這款筆做出各種硬橡膠、銀筆、金筆種類多到收不完(當然還有54、55、56、58基本上長得都差不多,但以52最普遍也最經典)。玻璃筆本是很古早的產品,從經典中再生是很好的主題,52的筆型更是經典中的經典,的確是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必須說good choice。從玩筆到製筆,雅流的確踏出了很不容易的一步,而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從這一步我看到了玻璃筆很多元的未來。我自認玩過的筆不比別人少,能令我吃驚更是不容易,雅流的確是做到了。
41248667655_33c8c9114a_z
40342913110_bd6f72ac08_k
42102839282_5c1cf6b0a6_k

40111028220_ddc5a0b388_h前幾個禮拜在逛筆店的時候突然有個很鮮豔的顏色吸引的我的注意,一枝橘色的百樂示範筆,對於一般的筆款通常我是不太注意,畢竟骨董筆和限量筆都收不完了。但我注意到了這是Pilot的產品線,活塞上墨Pilot也注意到了!市場競爭還是讓品牌開始同質化了。畢竟示範筆+特殊色還是高招(在原廠的網站發現橘色是售完就不會生產的,的確是讓人有點小開心),我想著既然Pelikan M200都有了,想試試看Pilot的有什麼差別,給自己一個敗家的理由。其實活塞上墨在1930年代就有幾個品牌在做了Pelikan 100以及Conklin Nozac都是很有名的作品。有些玩家認為活塞上墨是高級筆的象徵,但我覺得其實跟吸墨器差不多。對我而言隨時有幾十支筆在輪替,儲墨量太大反而麻煩。當然出差的話活塞上末還是不錯的選擇,原廠特別提到這款筆的儲墨量是1.2ml。Custom Heritage 92對我而言直接的競爭對手就是Pelikan M200。相對於M200,Custom Hertiage 92硬是長了一點點,筆桿有四種顏色可供選擇(透明、黑、藍、橘)。筆尖M200是鋼尖,而Custom Hertiage 92則是14K 5號尖提供細字F、中細字FM、中字M、太字B等四種選擇,寫起來準確的出墨中略帶微微的硬調性筆觸。我個人覺得在規格上Pilot是比Pelikan強一點,特別是筆尖的部分。雖然就書寫的角度來說鋼尖表現一樣沒問題,但就收藏的角度來說14K的規格終究還是比較佳。但是M200在筆夾上卻略勝一籌,筆夾的塘鵝造型硬是比Pilot的筆夾美上一截,在美學上我覺得M200優秀點。所以到底哪個好就看個人,喜歡西洋風的M200一直是不錯的筆,喜歡東洋風的Custom Heritage 92也確實優秀。如果是我個人,我投筆尖一票。
40120570010_9ce4a41534_k.jpg


原廠網址
40111028030_fcc7fda0cc_k27048787517_31d2930e37_k41874169862_58eee501da_k (1)27048786657_f79445560e_k27048787057_4c5753c304_k

«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