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依約去拜訪中屋
中屋位在上野
離銀座不遠
搭地鐵銀座線往北在稻荷町站下車一號出口出來就是
中屋辦公室位在大樓二樓
非常迷你
在拜訪之前他們一直強調他們是很小之公司
千萬不要想像成他們是店面
而且現場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買
當然這小弟早就清楚
自然不會有任何影響
早上起床心情不錯
窗外陽光極佳
由日本橋望去
遠處可見皇居及更遠處之新宿魅惑超高大樓群
地鐵站出口

可愛的紅色遮雨棚

出地鐵站就是
要注意別錯過
門面不大

上窄窄樓梯二樓便是

到了現場果然就如照片所示
非常之迷你
社長中田俊也先生(Toshiya Nakata)就在現場
英文不錯(只有他不錯)
應該是在西方有唸過書
畢竟是白金家族之第三代
具有世界觀一定是重要的
中田俊也先生具有兩個身份
一個是中屋社長
另一個是白金之社長室室長(應該是董事長秘書吧)
這相當有趣
一面在家族公司工作
一面又可以兼差實踐自己之理想
恩
相當令人羨慕又不凡之際遇…
呵呵呵
在一個半小時之聊天與介紹中
也讓我對中屋這家公司印象又更加深刻了
首先
我當然必須抱怨一下無法輕易地在外地買到他們之產品
中田先生一直搖頭說沒辦法
他不希望透過經銷商販售造成價格混亂
而且現階段產能也無法加大
所以還是透過網路通訊販售就好
目前外面只有三個點在賣
但價格也都鎖的很緊
就是為了要確保通路之一致性
而且一個地方最多也只有一個點在賣
避免殺價競爭
確實我也同意
當能夠確保有了不二價
反而消費者買起來也會更安心
確實是這樣子
此外
談到了筆型之問題
我提出許多同好希望是否能夠有加大版之Piccolo筆身
但很遺憾的中田先生笑著搖搖頭
此時他就向我介紹如何製造ebonite筆身
由於製造ebonite筆身仍必須以人工將一條條之ebonite
一隻一隻以模具車出來
而這個工作在中屋
是由松原功祐先生在家裡完成
所以無法現場看到他本尊
所以中田先生以錄影帶向我說明這工作是如何以手工完成的
看完了這工作流程之艱辛
我的感想就是
我一定會更加好好愛惜我手中之寶貝們
呵呵
當然
此時回娘家
當然要將愛筆們好好的保養一下養養身子
尤其我那支彈性中軟尖金魚
我提出希望再將流量調大一些
在快速畫圈時不要斷墨
果然
吉田先生(負責設計及筆尖調整)
端詳了一下下
約十分鍾之時間就好了
這中間忙著和中田先生交談
很可惜沒注意他是怎做的
好像就是調整了一下筆尖夾痕及磨一磨就好了
恩
這留著下次來再學好了
中田先生也提到
由於最近要再招募人手幫忙
所以空間已不敷使用
最近可能要想再搬家
恩
看樣子中屋這獨樹一幟頗為特殊之商業模式
應該是成功的
即便中田先生在交談中一直強調鋼筆市場不斷之萎縮
但我看他之神情
似乎流露出之自信遠比焦慮要來的多
工作之桌面

丸山先生之工作桌

奮力工作著的丸山先生

在照片中之這台機器
經中田先生解釋是利用蒸汽將筆舌與筆尖組合在一起用的
由於當時沒有在使用
所以這點小弟也不是太懂
如果可能再請知道之長老說明
此外
中田先生也說由於中屋之筆尖總成是利用此方式組合
所以無法自行拆解
這點小弟個人是這樣聽到的
但我也不是很瞭解
還望各位長老釋疑
有趣的是
談到這筆尖跟筆舌
中田先生特別強調這配合度及和諧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筆尖不是自製那也還好
中屋之規模不足以負擔自製
想當然耳是來自白金
私底下他也表達了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廠家
但筆尖與筆舌竟然是兩家不同之代工廠所分別生產
當然這是有討論空間的
雖然不好公開說什麼
但會不會造成影響
這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就是這台
聽說是用來組裝筆尖總成的

筆舌們及其他零件

各種尚未組裝不同粗細之筆尖

前文提到過
這不是店面
所以沒什麼筆可看
但還是有一些尚待組裝之半成品
至於當場我有沒有訂了什麼筆
呵呵
請恕小弟賣個關子
等將來再一支支介紹啦
感恩
展示筆
讓小弟寫到爽
不過也還好啦
快都有了
只差沒筆座及顏色沒那麼整齊
呵呵

不同顏色之漆筆筆身
真是太爽了
從沒一次看過這麼多顏色之漆筆放在一起

在做出貨前調整之萬年筆朋友們
看樣子果然漆筆是大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