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屋萬年筆


41581607022_b741a21a57_k
這是中屋複製他的母公司白金牌在1924年稱為 藤網目 的產品。在 中園 宏 所著的 世界的萬年筆 第129頁可以查到原始的藤網目,確實跟現在的樣式非常的相似,不過在該書裡面這款設計稱為 網目細工。在Andreas Lambrou and Masamichi Sunami所著的Fountain Pens of Japan的第295頁也有提到該款筆還有幾種顏色,在當時是滴入式的上墨,由於該筆非常的脆弱,所以不是長壽的產品。根據原廠的說法原始的版本是利用藤條編織成籃子狀的紋路然後套上筆蓋與筆桿,原始的版本已經做得非常的細緻了。在這個複刻的版本所採用的是六片竹子編織而成,非原始的藤條(是為了提高耐用度嗎?)。總共有三種底色,分別示弱草色、紅色以及藍色,原廠特別提到款顏色的生產批次為10-15枝。白金牌在1924年就能夠推出這樣的產品的確是非常的有創意,在當時美國比較高階的多為雕花套統金屬筆桿,除了在英國的老店Asprey有出過Waterman魟魚皮樣式,我印象中還沒看過其他樣式的生物材質(如果筆友有看過其他款式的生物材質(1920年代)也請告知)。中屋這方面的確承先啟後。我特別喜歡這種麻煩的筆,最好是很容易失傳的技術,這樣就有收藏價值了。


相關的技法可以參考 竹虎 虎斑竹專門店

26753419237_3c82267574_k (1)


對中屋的印象是從赤溜開始,不知從何時起Super兄收藏的金魚赤溜的顏色變化就成為我不定期要詢問的問題。別人的筆固然好玩,我其實也一直想要有個屬於自己的赤溜來親自一下體驗顏色的變化,只是最喜歡的金魚被Super選走了,而我也儘量避免和他收相同的筆,再加上赤溜並不是會停產的筆款,對赤溜的計畫也就不急於一時。在赤溜中除了金魚外十角軸算是另一款我覺得很特別的筆。就造型上十邊行的筆款並不常見,而顏色的變化似乎是沿著角軸的邊線慢慢的淡去,有點像光線的從筆桿溢出的感覺,非常的有味道,在中屋的筆款中雖然是相對入門的筆款,但就賞玩的角度來看卻一點也不嫌陽春。前一陣子有玩家拋出收藏的筆,這支筆就在其中,雖是二手筆,外觀良好,而顏色比起新筆似乎也好看。而我也不想照正常的流程排幾個月的時間等筆寄到,於是便挑了這款筆。實際書寫後覺得整支筆握起來非常的輕盈,而漆筆相對於塑膠筆握起來更舒適,而在螺牙的部分大概有二分之一的機會筆桿的線條會對齊筆蓋的線條。筆尖為14K的中屋尖,出墨非常的穩定,不太挑墨水。整體而言是一支用起來讓人覺得十分愉快的筆。接下來就要看筆桿的顏色會如何隨著時間變化了。

我的沈金蜻蜓終於到了

自己在心底兒先構思了兩三個月
接著和中屋來回反覆溝通了近一個月才定稿
之後又等了將近四個月

還好
對我而言
成果並沒有令我自己失望
呵呵

底漆是橄欖綠之溜塗Tamenuri
其上我請師傅幫我用沈金點描技法刻製三隻姿態各異之大眼蜻蜓
其中也請師傅特地將一面儘量留白
以讓整體空間佈局可以喘息
並方便恣意欣賞溜塗於不同時空之光影漸層變化

吸墨器
我也拜託他們幫我訂製簡單之蜻蜓motif
以與筆桿相互呼應

看到自己想像著希望的筆終於在眼前出現
感覺真的很美好


~~就這樣
不多說了
請各位直接賞圖吧


記得去年就在這時訂購了第一枝中屋漆筆
晃眼間一年就過去了
在時光流逝之間
筆色
也漸漸成長了
愈來愈溫潤
也愈來愈成熟

很難形容
就以影像來記錄吧

最近在練習散景Bokeh
如散過頭了亦請見諒
呵呵

�屋漆�
�屋漆�
�屋漆�

中屋 沈金 金魚
我一直夢想有支能日常使用的金魚蒔繪筆。但有兩個因素讓我遲疑不前,首先是價格的問題,蒔繪筆的價格一向是非常昂貴,由師傅手工繪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所導致的高價也是不能避免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我十分擔心蒔繪筆在日常使用上會不會出現磨損的現象。照理說應該還蠻耐用的。不過實際上耐用程度到底如何卻少有人能知道,對我而言這是不確定的風險,如果有一支這樣的筆,我希望能帶在身邊經常使用。前一陣子Super兄特製了一支沈金的鳳凰,讓我對這樣的技法也是有點心動。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Super兄提到他想要做一支以沈金為技法但的彩色的筆桿,又讓我燃起對金魚的夢想。我們決定象中屋詢問製作一支這樣的筆的可能性。答案的確令人非常的振奮,連師傅方面對於這樣的挑戰也十分感興趣。唯一的問題就是畢竟這樣的夢想還是要花一筆錢來實現。當然中屋方面也表示如同針頭般一點一點的完成是非常耗人工的,這樣的成本我們當然能理解。但在沒有任何照片的情形下要做出承諾我還是遲疑了一下。後來還是把心一橫,決定試試看,畢竟中屋也不會拿出不及格的東西來砸自己招牌吧。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終於昨天Super兄告訴我筆到了。在收到照片前的確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看到照片後總算是放心了點。跟我原本想像中的有點差別,畢竟沈金跟蒔繪還是不同的技法,不太可能做出同樣的感覺。整體而言還算在自己希望的範圍之內。師傅的用心感覺得出來,考慮到筆夾對構圖造成影響,我們還特別決定將筆夾拿掉。特別是看到整個畫面是數不清的小針點所完成,難以想像師傅花了多少的時間來完成這個作品。而魚尾的感覺更是蒔繪所不容易表現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是還算值得。至少比起那先鑲滿鑽石的筆而言,這樣的筆更顯得有氣質。
中屋 沈金 金魚
中屋 沈金 金魚
中屋 沈金 金魚

這隻鳳凰
其實來的有點兒突然
怎說呢
其實是上次小弟定了上次那隻朱紅沈黑之後
挺喜歡這味的
本想把不同顏色買齊配上不同筆尖墨水日常使用
應該不算是個壞主意
但又怕回家被扒皮泡鹽水
所以轉個念想嚐點新鮮的
因此就寫信去中屋想就再來一隻一樣但顏色不同於原已經有的
所以想說就傳統黑配金來試試好了

沒想到中屋回信意思大概就是說
我應該不必兩隻都選一樣的圖
師傅建議
他可以幫我雕隻鳳凰
同時利用點及線雕之技法來進行
只是
價格較高些就是

依小弟一貫沈穩優雅之性格
自然二話不說立刻答應
說真的
連草圖都沒看過哩
呵呵

不過
還好結果沒有令我失望
鳳凰確實如想像般之細緻

不過有趣的是
意境卻和原來線雕之古樸風味呈現出截然不同之風貌了
看來還是可以冒著生命危險
繼續考慮買齊不同顏色之沈黑配上不同筆尖墨水來日常使用了
�屋 桐に鳳凰
�屋 桐に鳳凰
�屋 桐に鳳凰
�屋 桐に鳳凰

今天早上依約去拜訪中屋
中屋位在上野
離銀座不遠
搭地鐵銀座線往北在稻荷町站下車一號出口出來就是
中屋辦公室位在大樓二樓
非常迷你
在拜訪之前他們一直強調他們是很小之公司
千萬不要想像成他們是店面
而且現場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買
當然這小弟早就清楚
自然不會有任何影響

早上起床心情不錯
窗外陽光極佳
由日本橋望去
遠處可見皇居及更遠處之新宿魅惑超高大樓群

地鐵站出口
�屋參訪紀實

可愛的紅色遮雨棚
3.jpg

出地鐵站就是
要注意別錯過
門面不大
4.jpg

上窄窄樓梯二樓便是
5.jpg

到了現場果然就如照片所示
非常之迷你
社長中田俊也先生(Toshiya Nakata)就在現場
英文不錯(只有他不錯)
應該是在西方有唸過書
畢竟是白金家族之第三代
具有世界觀一定是重要的

中田俊也先生具有兩個身份
一個是中屋社長
另一個是白金之社長室室長(應該是董事長秘書吧)
這相當有趣
一面在家族公司工作
一面又可以兼差實踐自己之理想

相當令人羨慕又不凡之際遇…
呵呵呵

在一個半小時之聊天與介紹中
也讓我對中屋這家公司印象又更加深刻了
首先
我當然必須抱怨一下無法輕易地在外地買到他們之產品
中田先生一直搖頭說沒辦法
他不希望透過經銷商販售造成價格混亂
而且現階段產能也無法加大
所以還是透過網路通訊販售就好
目前外面只有三個點在賣
但價格也都鎖的很緊
就是為了要確保通路之一致性
而且一個地方最多也只有一個點在賣
避免殺價競爭
確實我也同意
當能夠確保有了不二價
反而消費者買起來也會更安心
確實是這樣子

此外
談到了筆型之問題
我提出許多同好希望是否能夠有加大版之Piccolo筆身
但很遺憾的中田先生笑著搖搖頭
此時他就向我介紹如何製造ebonite筆身
由於製造ebonite筆身仍必須以人工將一條條之ebonite
一隻一隻以模具車出來
而這個工作在中屋
是由松原功祐先生在家裡完成
所以無法現場看到他本尊
所以中田先生以錄影帶向我說明這工作是如何以手工完成的
看完了這工作流程之艱辛
我的感想就是
我一定會更加好好愛惜我手中之寶貝們
呵呵

當然
此時回娘家
當然要將愛筆們好好的保養一下養養身子
尤其我那支彈性中軟尖金魚
我提出希望再將流量調大一些
在快速畫圈時不要斷墨
果然
吉田先生(負責設計及筆尖調整)
端詳了一下下
約十分鍾之時間就好了
這中間忙著和中田先生交談
很可惜沒注意他是怎做的
好像就是調整了一下筆尖夾痕及磨一磨就好了

這留著下次來再學好了

中田先生也提到
由於最近要再招募人手幫忙
所以空間已不敷使用
最近可能要想再搬家

看樣子中屋這獨樹一幟頗為特殊之商業模式
應該是成功的
即便中田先生在交談中一直強調鋼筆市場不斷之萎縮
但我看他之神情
似乎流露出之自信遠比焦慮要來的多

工作之桌面
92.jpg

丸山先生之工作桌
10.jpg

奮力工作著的丸山先生
111.jpg

在照片中之這台機器
經中田先生解釋是利用蒸汽將筆舌與筆尖組合在一起用的
由於當時沒有在使用
所以這點小弟也不是太懂
如果可能再請知道之長老說明
此外
中田先生也說由於中屋之筆尖總成是利用此方式組合
所以無法自行拆解
這點小弟個人是這樣聽到的
但我也不是很瞭解
還望各位長老釋疑

有趣的是
談到這筆尖跟筆舌
中田先生特別強調這配合度及和諧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筆尖不是自製那也還好
中屋之規模不足以負擔自製
想當然耳是來自白金
私底下他也表達了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廠家
但筆尖與筆舌竟然是兩家不同之代工廠所分別生產
當然這是有討論空間的
雖然不好公開說什麼
但會不會造成影響
這個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就是這台
聽說是用來組裝筆尖總成的
12.jpg

筆舌們及其他零件
13.jpg

各種尚未組裝不同粗細之筆尖
14.jpg

前文提到過
這不是店面
所以沒什麼筆可看
但還是有一些尚待組裝之半成品

至於當場我有沒有訂了什麼筆
呵呵
請恕小弟賣個關子
等將來再一支支介紹啦
感恩

展示筆
讓小弟寫到爽
不過也還好啦
快都有了
只差沒筆座及顏色沒那麼整齊
呵呵
15.jpg

不同顏色之漆筆筆身
真是太爽了
從沒一次看過這麼多顏色之漆筆放在一起
16.jpg

在做出貨前調整之萬年筆朋友們
看樣子果然漆筆是大宗
17.jpg

最近大家對沈金討論頗多
這技法確實也讓人有驚艷卻又不俗之感覺
外加其作工繁複
必須一刀一刀雕出紋路
在予以撲金粉鑲嵌其中
沒有捷徑
想到這絕無機器可代工
純靠師父手工一天天之敲打
在講求工業化效率之世代
這感覺備受榮寵專心呵護打造之癮頭
就實在令人神往不已

這當中
自然大家就會想到NAMIKI之作品
NAMIKI是這類筆之龍頭老大
作品之精彩自不在話下
當然的
這價格自然也令人不易親近

今天小弟要分享的
是中屋之作品
叫做沈黑
技法和沈金類似
但表現手法不同
除了雕入處以碳粉代替金粉營造黑色之質感外
此外以唐草紋路裝飾之風格
也迥異於一般沈金常選用之華麗動物主題

�屋赤朱沈黑
�屋赤朱沈黑
�屋赤朱沈黑

這隻金魚漆筆
筆身是輪島漆塗
顏色及技法叫做赤溜
在一層層之漆上
再以金色線條勾勒出金魚優游之形態
再簡單不過之表達
但意境
卻令人足堪玩味

再加上搭配繪上金魚水草之吸墨器
對我而言
~~滿足

據描述
這漆是一層層塗上去的
是有層次的
就像凝視潭中一層一層水波之光影流動
當你每天用他
顏色光澤就會天天沈澱與變化

說真格的
一開始我也帶點懷疑…
但一個月過去了
我必須同意
這是真實的
漆色似乎是活的
會隨著時空幻化

這種玩筆之經驗
自己從來還不曾有過

中屋製作之每枝筆
每個步驟
皆是由一位老師傅負責
現今總共就是四位老師傅在中屋工作
最後那位中田先生就是白金創始人之第三代
筆尖上之NAKATA指的就是創始者中田先生的姓
gold fish
gold fish
gold fish
gold 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