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技法


蟲膠是玩老筆時不可或缺的配件,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將墨囊與握位結合。蟲膠是膠蟲的分泌物,古稱紫膠,自古以來就有廣泛的應用。通常到筆友的手上上都已經是做成液態的蟲膠了。實際上蟲膠應該可以自己做。台灣應該買得到蟲膠如圖一,然後再去買加甲醇的酒精(methylated spirit),最後找個老婆用剩的化妝瓶,基本上越扁平的瓶子越好,否則一旦蟲膠翻倒在地毯上可不是開玩笑的,萬一人要不在當場就會成為一場小災難。首先將蟲膠粉灑在瓶子中,然後將加甲醛酒精置入。然後將瓶蓋鎖緊,大概一個小時之內就會變成日常用的蟲膠了。
p.s.特別注意:小小一瓶就可以用一年以上了。


鍛金是白金牌不久前所發行的作品。特殊之處在於筆身是由日本的傳統工藝士岩村淳市所製作。作法應該是在銀的表面利用特殊的小搥子,慢慢的敲出來,然後再對銀的表面做特殊處理。整支筆有著難以形容的古典美。鍛金是日本的傳統技藝之一,其中還有雕金等技法可供應用。鍛金這筆其實給了筆友許多想像的空間。銀筆一直以來都是西方筆的天下,但將來利用鍛金、雕金等技術相信是除了蒔繪以外另一種能展現東方古典美感的技藝。十分期待下一次的新作。

作者簡介:岩村淳市

鍛金與日本:參考資料日本藝術大學

起源:於4000年前在埃及以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的人們便開鑄造、敲打、塑造金、銀以及銅來製造武器以及裝飾品。

彌生時代:約在300BC至300AD左右,金屬文化傳進由大陸傳進日本,當時傳入的作品多以青銅為主,如鏡、盾、鍾等作品。

古墳時期「大和時期」:約在400至650AD左右因當時統治者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日本本土開始製作青銅器當時以鍾,劍以及馬蹬為主。佛教的傳入使得對青銅器在宗教應用上的需求大為增加,也因此促進了鑄金技術的發展。

奈良時期:約在645至794AD左右奈良青銅大佛的建造使得,使得鑄金的技術有了快速的發展。

平安時期到鐮倉時期:約在794至1333AD左右,這段期間由於戰亂頻仍,鑄造多半以武器裝甲為重心。直到鐮倉時期才開始又轉移到一般的用品。

室町到桃山時代:約在794至1333AD左右這期間小型飾品的發展有持續的進步,其中刀劍配戴的方式改變,也促進刀劍飾品的發展,另外茶道的的發展對鍛金也有幫助。

江戶時期:約在1614至1868AD左右這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獨特的刀劍配飾以及其他飾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鑲嵌,雕刻等技術的大量應用,而在作品上展現出奢華風。

此後鑄金的技術在明治以及大正時期達到顛峰,而今日多種文化的影響,鑄金也搭展到另一個新的階段。

製作鍛金的影片簡介: 網頁位置

鍛金參考作品:「」「」「」「

網路上找到有關金古美的作法,如果有人會翻譯,就請麻煩一下。

金古美(きんふるび)仕上げ
1.磨き砂や重曹で油気をとり、十分に生地の手入れをして地金の肌を出します。
2.粗い金剛砂のあらしをかけ、次に金あらしをかけます。
3.金古美液を作ります。地金を硝酸と塩酸の混合液に入れ、加熱して塩化金を作り、これにメタノールを入れてA液とします。それと別に、メタノールにヨウ 素を入れてヨードを作り、これをB液とします。作る品により、A液とB液を適度に調合します。これを染み込ませた綿で地金を塗布し、天日に當てて感光させ ます。
4.黒ずんだ銀の地肌を、角粉や重曹で手入れします。全體の調子をとりながら、刻まれた模様の濃淡・立體感・遠近感など、微妙な雰囲気を表現して仕上げます。

1.完成磨砂的銀胎用碳酸氫鈉洗滌油汙(鹼可以去污),使銀的表面完全暴露
2.金剛砂噴砂磨砂表面
3.這是仿古的氧化,利用酸,加速碘化銀生成,用甲醇應該是為了反應平均,感光是碘化銀生成必要的過程
4.全部發黑的銀胎用碳酸氫鈉清洗中和之前的酸劑,最後針對之前先做好的每一個小平面研磨加工,做出那一錘一錘的感覺

玩家小華最近墨泉以及筆閣貼出透視149的照片。據小華兄表示只要啟動Sony攝影機的夜視功能即能照出。我按此方法操作,真的也照出透明的149。Sony的透視功能很早以前便聽過,但應用到筆上還真的是頭一遭。小華兄玩筆的功力真令人佩服。

關於老筆的保養以及使用,我想大多數玩家是看書上的建議來保修的。
偶然的機會取得Mabie Todd的原廠保修建議資料。與各位分享。





之前借紹過的Chris Burton先生最近又幫他的筆製作筆蓋。十分有趣的照片。另外最近在yahoo也有看到鋼筆零件製造機不知道是不是同樣的機器。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

Penhero的筆都拍得很漂亮,值得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