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1 1 月 2015
自從參觀過日本代官山的蔦屋書店後我就被店內文具店中美麗的鋼筆擺設所感動,特別是店內特製的筆櫃,將筆的質感很完整的表現出來。我知道許多的玩家將筆一盒又一盒的放在防潮箱,久了連自己收了哪些筆都不記得了,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一直想著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打造一個類似於蔦屋書店的筆櫃。終於2014年有了這個機會。我開始在有限的空間裡計畫一個能將多數筆置入的筆櫃。我考慮的方向如下
*整體形象
整體而言形象希望能與蔦屋書店的風格有一定的類似(畢竟那是我看過的陳列中比較深得我心的,另外我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設計出更好的陳列方式),除此之外還須加上我的需求來做調整。
*收納的數量
基本上我是對各種形態的筆款都有興趣,所以收了各國各式各樣的筆,我的筆櫃一定要有一定的儲存空間才夠放我的筆(後來證明還是放不下)。所以設計時變採取兩面陳列,也就是櫃子的兩面都陳列。有朋友問我說為什麼不將陳列的橫排做得更密集,這樣可以放更多的筆,我認為即使這樣做也增加不過20─30支的陳列量,但對於整體的美感而言會有傷害,而且未來可以將筆輪流陳列就行了。考慮到筆的數目,我將筆櫃的下方全部設計成抽屜,鋪上絨布以求最大的儲存量。
*燈光照明
光與熱對於筆的傷害是很顯著的,如果筆友有跑一些有歷史的筆店,就能看到被照到變色的筆。所以考慮照明時我採用的是側邊的led燈條(幾乎沒有溫度)來將傷害降到最小。事後我覺得側面的亮度有點高,但在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下,我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方式,而且平時幾乎沒有開燈,我認為幾乎是沒有影響。另外櫃子離窗戶有4─5公尺,陽光也是不可能照進來的。
*除濕防潮
潮溼對生物材質、賽路珞(某些),或是酪蛋白有一定程度的傷害。如果打算長期收藏的筆,一定要考慮到潮溼的問題。台灣的濕度跟外國絕對不一樣,能放英國50年的筆,放台灣可能幾年就會出現問題(某些筆款)。原本打算把櫃子做成防潮箱,但後來覺得太複雜。於上便將櫃子後方直接做成一個小房間,放除濕機以及溫濕度計來隨時監測並控制濕度。要除濕時只要推開後面的玻璃就可以除濕了。
*抗震防摔
這部份與原始的設計也不能,原始設計是利用兩個小圓柱將筆頂住,筆的透視性非常的好。不過我想起921大地震時有人的瓷器整櫃倒下去的悲劇,與設計師討論後,改成利用灰黑色的塑膠條嵌入木頭中,後方用矽膠黏住增加穩定性。架上則預計利用水晶周之前推薦的博物館級膠來固定住。應該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到這裡我的鋼筆收藏也算是有個小結,再來要好好想想要做什麼了。
好精彩的收藏陳列方式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