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色研究


之前介紹過 Conway Stewart 22,特殊的花色使得他成為該牌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當時我覺得很奇怪為何這樣的筆桿設計僅出現在CS22上?有著無數花色的Conway Stewart為何僅生產一批該種筆款也是另一個謎,很遺憾地這樣的設計還來不及普遍的出現就消失了。前幾天賴姊讓我看了一支無名小廠的筆,這支筆馬上讓我想起了CS22,整體的風格讓我感覺非常的類似,同樣是以花為主題,這樣的相似是偶然嗎?不同的是這筆是活塞上墨,在同一時期活塞上墨在英國並不常見,反而是在德國算是比較普遍,我看了一下筆尖感覺很熟悉,好像有其他的小廠也用同樣的尖,不過實在想不起來,從筆桿末端刻上的M讓我們傾向認為該筆是德國製的,當然這僅是估計而已,並沒有做任何的查證,讓我有疑慮的是在當時保守的德國,黑色筆桿是主流,有可能生產這樣的花色嗎?所以也不排除是英國的公司委託其他國家生產的。我很佩服賴姊能在茫茫筆海中找到這筆,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用花上名筆的代價也能享有類似的樂趣,除了運氣和努力以外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好眼力以及不隨波逐流的審美觀,後者是我萬分佩服的。


七彩賽璐珞
賽璐珞的花色一直是廣受筆友所喜愛的。從賽璐珞出現以來一直沒有其他材質的花色表現能與賽璐珞相提並論。但究竟賽璐珞在色彩上的變化能到什麼樣的程度呢?這點一直缺少明確的說法。我記得以前曾經聽說過一種說法是賽璐珞混不了四色以上,相信這筆的出現會讓這種說法需要更多的說明。我隱約有印象好像在哪本書上看到過花色的名稱,如果翻成中文應該稱為末日顏色,但實在無法確定,僅供筆友考。照片中的筆為不知名的筆廠所生產,筆桿上並沒有印上任何的記號。而金屬部分處理得並不理想,估計當初並不是高檔筆。整體的感覺跟之前所介紹過的無名鋼筆有著說不出的神似,我高度懷疑這是同一家筆廠的作品。而筆尖上則印著Special Alloy Made in USA,到底是怎麼樣的合金又是另一個迷。是什麼樣的筆廠在鋼筆的黃金年代裡而行了這樣令人吃驚的花色但卻不印上任何的商標。為何不作鋼尖而要費心採用special alloy?我覺得這筆的身上有著令人好奇的矛盾。這個謎題的答案,有待所有的筆友一起追尋,而鋼筆蒐藏的樂趣也就在這追尋的過程中。
七彩賽璐珞
七彩賽璐珞
七彩賽璐珞

Conway Stewart 22
這筆以前簡單介紹過,我把以前的資料和想法重新做了新的整理。

傳說中CS22只生產200支,但我每年都會在ebay看過好幾次,只不過多半狀況不好,問題多出現在原本象牙白的筆桿泛黃,變色,但即使如此這筆還是不便宜,對於經點的筆款,筆友們還是願意一擲千金。照片中的筆是我看過狀況算是較好的,價格也還在能負擔的價位,於是便收了起來。其實不久前我也曾我看到全新的CS22,但昂貴的價格實在令人不敢高攀。這幾年Conway Stewart也做了復刻版「原廠照片連結」,只不過價格高得難以想像,可以說是把筆當作珠寶或藝術品來賣。這點我個人認為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Conway Stewart在老筆市場其實還有不少的玩家以及使用者,如果能將這復刻版的價格控制在一定金額以下,必然會引起筆友的爭相收藏,而CS在筆友心目中的品牌價值必定大大提昇,可惜原廠選擇了前者,但原廠應該也有他的考量就是了。

許多書上都有CS22的照片,但多半僅提到他的稀有性很少有其他的敘述。看到CS22就會讓我想起Namiki。早在1925年並木龍介(Pyosuke Namiki)就開使用日本傳統的漆器技術於筆管上。相對於日本,同時間的美國筆則是在金屬上做雕花甚至鑲鑽的裝飾。但在短短的幾年內,這樣的設計就傳到英、美等國。到了1930年Dunhill Namiki就問世了。我感到很困惑的是英國既然在1930年前後就見到了在筆桿上繪畫的美麗,為何一直到了1950年代才由CS製作了這支筆?而且只做了一支。有種可能的說法是供料不易,怕麻煩是種可能。當然歷史是沒有如果的,但我還是會想到如果CS出了一系列的英國風系列,對後世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不過到了1950年代拉桿上墨也該走入歷史了,也許該說的是這筆生不逢時吧。

「後記」很少筆的產量像CS 22一樣一直被筆友們所討論。最近看到一位筆友的留言指出在WES No.55曾經登過一段文章。內容是在歐然的機會發現了在Conway Stewart工作非常久的員工。根據該為員工的記憶,該批產品因為塑膠原料的供應問題僅生產過一次。訪問人員進一步詢問每批塑料所能生產的鋼筆數。根據 該為員工的說法每枝筆僅能生產1700-1800支筆,最多不超過2200支。如果該為人員的說法屬實,CS 22的數量就應該是2000上下,而非一般書上寫的200多支。這樣的說法也被國際上的玩家所認同。相信這樣也可以解決許多玩家心中的迷惑。

[此圖徵得所有人Michael同意轉貼]。

no name
有天在網路上看到有位玩家要賣一支沒有牌子的鋼筆。在網路上隨時都有品牌不明的鋼筆在拍賣中,一直沒有注意到還有沒有品牌的。在那個年代多少都會在筆桿或是筆夾上雕些東西,完全沒有的一直沒有注意過。不過真正吸引我的是那紅色嵌著白條紋的筆桿。紅色的筆桿相較於其他色總是顯得更醒目。著名的有多福紅 Big Red, 珊瑚紅 Coral Red…….等.這樣的花色我倒是還沒見過。玩老筆,花色是重要的議題,越少見的就越值錢「當然這樣的法則限於名牌」,至於一些小牌子就不是這樣了。不管怎樣,這筆的確是引起了我的興趣,反正價格也不高就買來玩玩看。終究沒有名的筆的確是比那些大品牌粗糙了一點點,筆身的光滑度比普通差一點點,大概就是這樣才沒有刻品牌吧。儘管如此,紅色的賽璐珞依然搶眼,而筆尖、筆夾以及拉桿也很正常的運作著。實際上不夠光滑的表面也不是問題,真的要光滑用沙紙磨一磨很快就光滑了。但一支50-60年以上的老筆還是盡量讓他維持原貌吧。所幸他是沒有名,要是刻上美國的四大品牌可能身價就不是這樣了。
no name

Reverse crack ice 380

在許多寫到英國派克的的書裡都會提到Valentine Pen Company的工廠在1940-1941年左右救被Parker買下。之後便用來生產Parker的筆。之前也聊過Vacumatic Valentine candystripe。可是Valentine的筆到底長得什麼樣子卻很少見到。就如下圖,半透明的筆身,十分特別的賽璐珞。可惜筆廠的歷史已經找不到了,如果知道的筆友也歡迎提供。

之前看過筆友把蛇皮跟蜥蜴皮的花色搞混了。特別比較一下兩者有何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蜥蜴皮是由多種顏色深淺不同的小格子所造成。
而蛇皮則是由較寬的格子所組成。
一般而言蜥蜴皮似乎都比起一般的花色昂貴。
Mabie Todd而言蜥蜴皮是蛇皮的2-3倍價格。
而Pelikan的蜥蜴皮更高達上千美金。
有機會遇到便宜的蜥蜴皮可要特別留意阿。

Swan的蜥蜴皮

Pelikan的蜥蜴皮

Summit的蜥蜴皮

Swan的蛇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