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2 4 月 2008
透明的 VACUMATIC !!
Posted by CWY under 美國筆, Parker, 古董筆介紹, 材質研究
[6] Comments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談視窗的透明度對於古董筆的價值是如何的重要。前幾天我在外國的網站看到一個熟悉的賣家在賣一支真空上墨。我抱著好奇的心態看了一眼,一見之下我真的嚇了一跳,如新的真空上墨,一般而言,真空上墨的筆桿要是能用目視看透我們就認為狀況還不錯。但這筆就特殊在完全不用耗費任何的眼力就能看透。百分之九十九看得到的筆都是琥珀色的,但這筆很明白的是淡黃色。從看到到寫信去買我只花了一分鐘,但還是晚了一步。看來玩筆除了要有好眼力外快速的反應力也是不可或缺。我一直在想著原始的顏色到底是什麼,除了這支筆以外我還看過另外的兩支Conklin也是黃色的透明視窗,也許做成結論還太早,但是我估計原始的顏色應該就是淺黃色。這些筆能維持原色因據說是因為還沒有上過墨。所以有幸收到這樣品相的筆友千萬就不要上墨了。到底墨水對透明的視窗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又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我還沒找到資料,知道的筆友也歡迎告知。謝謝。最後特別感謝Bill分享這些照片。
Special thank to Bill share the photo with us.
第一次看到如此通透的筆身…
以如此多產的筆款而言…存世未上墨應不難找…
但能如此通透,原因應該不僅是”未上墨”如此單純…
我也不知道原因…
倒是比較好奇它的保存環境是如何…
一般對賽璐璐的常識就是擺久了會變黃,變琥珀色…
能如此這般,與保存環境是脫不了關係的…
又,照理說,當初見過新筆的人,應尚在人間…
此筆是否如新…恐怕還真的要”耆老”才知道…
每次來CWY兄的部落格,都有新奇的事物,又長知識了~
赛璐珞放久了也会变透明。我曾经在ebay见过一只古董万宝龙146。其透明视窗远远长于普通的长视窗,但是和示范版比起来,其透明部分又要短一些,后来问了一位拥有很多古董万宝龙的朋友,他说就是赛璐珞变色而已,并且他有一只变得和ebay那只一样的。变成那样也不容易,而且再放十年会不会彻底变成示范版本,也不得而知。
benben兄據我所知賽璐珞放久了並不會變透明。目前僅知道,黃色透明的賽璐珞會琥珀色化,估計跟墨水或是光線有關係的可能性很大。萬寶龍的例子,我覺得很像是印刷或是塗色慢慢退掉的感覺。我曾聽一位德國筆友講,把筆桿拆開拿去超音波振盪器震盪,會加速掉色。會變得有點像示範筆。但到底哪些款式會變化,我目前沒有研究。
我也有相同的一支,只是編號為59,是一位年過八十的長輩讓給我的.這些大半透明的樹脂並不是罕見.
記得第一次看見這種筆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廣州青平路市場,除了琥珀色外,還有綠色的,但都是很舊的了,我當時的看法是1838年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放廣州為通商口岸後,外國人留在中國的.當時買了數枝,但都被朋友搶去了.這番重遇,權且買一枝留個紀念.一向都對parker的筆沒甚偏好,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給我電郵商議,我會將筆照電郵給你.
看你的網頁的確能增長見識,謝謝你!
看到前面那位Noodles 在2009年的留言,實在太唬爛,不得不留言一下,以正視聽。
派克真空是在1932~1948年左右發行,1838年鴉片戰爭時喬治派克還沒出生哩,怎麼可能有老外在清政府開放通商留下幾隻派克筆?應該是一百年之後吧!
不過這位大陸網友看樣子是想賣筆給版主,吹牛吹過頭,八成也是個騙子.
我想筆友對筆有興趣,但未必對歷史有興趣。這筆的確是1930年代的筆。過去的確是有可能有外國人留這種筆在中國,不過不是在清帝國時代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