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收藏 資產化?費用化?
前一陣子我在鋼筆眾議院提出了鋼筆收藏資產化的觀點,收到了筆友的一些回應,有人說太不浪漫了,這我同意,但人生就是少不了柴米油鹽,總不是時時浪漫。但有人還特別PM給我說覺得我這樣很不厚道。老實說我不知道他在寫些什麼,為了避免誤解我特別到了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的網路字典查了一下何謂不厚道。簡單得說就是不誠懇,刻薄的意思。老實說我認為有點過份了,我認為這位自認是愛筆的實寫派人士超過了他應有的分寸。我一向主張不管貴或便宜的筆都有可玩之處。但是如果只認為只有自己的玩法才是唯一的王道,甚至要進一步作人身攻擊這就令人無法接受了。

首先要先說明何謂鋼筆收藏資產化的意義。資產與費用是會計上兩個重要的名詞。何謂資產?簡單的說,現金、土地、房屋、機械設備以及股票等都是資產。何謂費用:交際費,水費,電費,電話費這些都是費用。明顯的比較起來資產對未來有可能產生收益,而費用則是當期認列。如果你買一個藝術品,能時時欣賞那就是資產。如果吃一晚牛肉麵飽足於當下這就是費用。在做一個比方,買房子就是一種資產化的行為,而租房子就是一種費用化的行為,當然沒有哪種一定是比較好,要看用途和需求。但是從玩筆的角度而言這就有差異。資產化簡單的說就是十年後你的筆還有一定的價值,費用化則是十年後大概也沒有什麼殘值了。同樣的玩十年筆當然是將來收藏有所價值的好。人生中需要資產化的只有鋼筆嗎?這點筆友可以自己去想一想。

說到價值這又有不少筆友不認同。老實說,一枝幾千元的筆,的確沒有什麼好談的。但往往一些筆友都是幾十萬的下去,這當然又變成一個重要議題。那些講大話的等你花了幾十萬在玩筆時再跟我說價值不重要。否則只有麻煩一邊站了。我聽過不少筆友因為筆的貶值套牢而傷心難過的故事。說句實話如果不考慮到價值那就不是玩筆了。特別是骨董筆,根本沒有定價,價格就在買反覆的買賣間出現。如果玩骨董筆不知道價值是件非常危險的事。說到這裡我特別要奉勸喜歡玩二線筆廠的玩家,筆是買時容易賣時難,為什麼會被視為二線筆廠?等你要賣時就體驗深刻了。我不是說二線筆廠就不能玩,只是一定要真的喜歡再買,收藏價值,等你要賣時就知到了,到時別說都是別人炒作害了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價值的往往都是一時的傑作或是由強大的品牌做後盾,有些筆友會批評別人買的筆都太貴了沒價值,實際上我必須明確的指出,平均而言筆友的教育程度非常高,不要以為別人笨蛋你聰明,會這樣想就太天真。

有人覺得筆是一種文化,筆與生命的交錯會對人產生意義,因而買賣筆是件不義的事。如果只有五支、十支筆我可以同意。但是當有五百或一千支的時後,捨不得賣得筆隨便都有數百支。我必須很殘酷的指出,這是實寫派筆友常常因為玩的筆有限而對收藏派產生的誤解,為何玩筆有限?因為熱情有限。我一向沒有主張筆要玩很多,但玩得少又要批評指導別人,就不恰當了。所以當一個實寫派說我不厚道,還說我是以會計的角度在看筆時,老實說我當下只覺得夏蟲不可語冰。

很多事情沒有經歷過是很難明白的,我只能說時候到了你就知道了。如果沒有那一天,那其實也沒有明白的必要了。